為什麼全年都需要防曬?HBN 黑盾防曬全面阻擋 UVA/UVB 的科學解析

為什麼全年都需要防曬?全面阻擋 UVA/UVB 的科學解析

很多人以為防曬只是夏天的事,冬天、陰天或室內就可以「偷懶」。但皮膚科醫生早已提醒: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不分季節,UVA 的穿透性甚至能透過玻璃直達真皮層,而 UVB 則是曬傷、曬紅的元兇。想要真正做好防曬,「全年防護」和「全光譜阻擋」缺一不可。而 HBN 黑盾防曬憑藉其對 UVA/UVB 的全面覆蓋能力,成為兼顧防護力與膚感的優選,接下來我們就從科學角度解析防曬的關鍵。

紫外線的「雙重打擊」:你以為的「小曬」,其實是「慢性傷害」

多數人對紫外線的認知僅停留在「曬黑 = 傷害」,但事實上,紫外線的傷害遠比想象中複雜。UVA 和 UVB 就像一對「隱形殺手」,一個負責「慢性毀容」,一個負責「急性攻擊」,而人們常因忽視其中一方,付出難以挽回的代價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這兩種紫外線無處不在,無論是日常通勤、室內辦公,還是季節更迭,它們的威脅從未消失。

1. UVA:讓你「曬不黑卻悄悄變老」的元兇

核心特點:波長 320-400nm,穿透力極強,全年無休,占地面紫外線總量的 95%。它能輕易穿過普通玻璃、薄霧和雲層,無論天氣陰晴,都能對皮膚展開持續攻擊。

UVA 最可怕之處在於「無感傷害」—— 它不會讓皮膚立即發紅或曬黑,卻能像「潛伏兵」一樣深入真皮層,展開長期且不可逆的破壞:

  • 破壞膠原蛋白:UVA 能激活「基質金屬蛋白酶」(MMPs),持續剪斷膠原纖維並抑制成纖維細胞活性,導致肌膚鬆弛無彈性。
  • 催生自由基:UVA 照射會使皮膚細胞產生大量自由基,這些自由基會攻擊細胞膜和 DNA,加速細胞老化研究表明,UVA 誘導產生的自由基數量是 UVB 的 3-5 倍,對皮膚的慢性損傷更為深遠。
  • 不可逆損傷:台灣皮膚科醫學會 2023 年研究顯示,連續 3 個月每天暴露於中等強度 UVA,皮膚膠原蛋白密度會下降 12%,且這種損傷幾乎無法通過皮膚自身的修復能力逆轉。也就是說,一旦損傷形成,就只能通過醫美等手段進行改善,無法完全恢復到原狀。

易被忽視的高風險場景:

辦公室靠窗位置:很多人以為坐在室內就萬無一失,但其實普通辦公室玻璃對 UVA 的阻擋率僅有 30%-40%,隔著玻璃,UVA 強度仍達室外的 40%-60%。每天 8 小時在靠窗位置辦公,累積的 UVA 暴露量相當於在戶外陽光下直射 1 小時。長期如此,臉頰、額頭等靠近窗戶的部位會先出現細小皺紋淺色斑

車內環境:汽車前擋玻璃經過特殊處理,對 UVA 的阻擋率約 70%,但側窗玻璃的阻擋率僅20%-30%。通勤 1 小時,臉頰、頸部等靠近側窗的部位就可能受到 UVA 的持續照射,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的左臉色斑比右臉更明顯(習慣左側駕駛的地區)。

陰雨天和冬季:陰雨天的雲層看似濃厚,卻只能阻擋不足30% 的 UVA,其餘 70% 的 UVA 仍能暢通無阻地到達地面。而冬季雖然陽光角度低,強度有所減弱,但 UVA 的比例反而更高,可達 90% 以上。加上冬季人們更願意暴露在陽光下取暖,忽視防護,反而會增加 UVA 的累積傷害。

常見問題:25 歲後突然長出曬斑、皮膚鬆垮,多是青少年時期忽視 UVA 防護的「延遲反應」。皮膚的老化是一個緩慢累積的過程,光老化如同「積沙成塔」,20 歲的 1 小時暴露,可能 30 歲才顯現皺紋。此外,很多人在使用防曬產品時,只關注 SPF 值(對 UVB 的防護),忽視 PA 值(對 UVA 的防護),導致雖然沒被曬傷,卻在不知不覺中被 UVA 加速老化。

2. UVB:讓你「曬紅、曬傷,甚至脫皮」的「急性子」

核心特點:波長 280-320nm,能量強但穿透力弱,大部分被臭氧層吸收,僅 5% 到達地面,但這 5% 的能量卻相當強大,主要直接攻擊表皮層(角質層至顆粒層),對皮膚造成急性傷害。

UVB 的傷害直白且即時,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
  • 損傷 DNA:UVB 的能量足以破壞表皮細胞的 DNA 結構,導致 DNA 鏈斷裂。當損傷超過細胞的自我修復能力時,細胞會啟動「凋亡程序」,24-48 小時後出現脱皮,這本質上是受損細胞的「集體死亡」。輕則表皮脫落,重則出現水皰和潰瘍。
  • 削弱屏障:表皮層是皮膚的第一道防線,負責鎖住水分和抵禦外界刺激。WHO 數據顯示,一次中度曬傷會使表皮屏障功能下降 40%,需至少 7 天恢復。在這期間,皮膚會變得異常敏感,容易出現乾燥、發癢、刺痛等症狀。
  • 引發炎症:UVB 會刺激表皮細胞釋放炎症介質,導致皮膚出現紅腫、灼痛等炎症反應。這種炎症反應不僅會讓人感覺不適,還會進一步加速皮膚老化,因為炎症過程中產生的自由基會對皮膚細胞造成二次傷害。
  • 累積風險:UVB 的傷害具有累積性,尤其對兒童影響更大。兒童皮膚角質層薄,黑色素含量少,對 UVB 的防護能力僅為成年人的 50% 左右。兒童時期經歷 5 次以上嚴重曬傷,成年後基底細胞癌風險增加 2 倍,惡性黑色素瘤風險增加 1.5 倍。即使是成年人,反復的 UVB 暴露也會讓表皮細胞處於「反復損傷 - 修復」的循環中,增加細胞異常增殖的風險。

非夏季的隱藏威脅:

  • 春季 3-5 月:隨著氣溫升高,人們開始減少衣物,皮膚暴露面積增大,而此時的 UVB 強度也在逐漸增強。中午 11 點至下午 3 點,UVB 指數達 5-7(中等至強),淺色皮膚人群在戶外活動 30 分鐘就可能出現曬紅現象。很多人因為春季陽光不夠灼熱而忽視防護,導致每年春季成為曬傷的高發期。
  • 秋季 9-11 月:秋季天氣涼爽,陽光看似溫和,但 UVB 強度並沒有顯著下降,仍達夏季的60%-70%。尤其是在山區,海拔每升高 1000 米,大氣層對 UVB 的過濾作用減弱,UVB 強度增加 10%-12%,更容易造成急性曬傷。很多人在秋季進行戶外運動時,因為貪圖涼爽而忽視防曬,結果導致皮膚紅腫刺痛。
  • 冬季雪地:冬季雖然 UVB 強度整體較低,但雪地對 UVB 的反射率高達80%,人體接受到的 UVB 量是無雪地的 2-3 倍。在滑雪、賞雪等戶外活動中,暴露 1 小時就可能引發「雪盲」(眼睛角膜損傷)和皮膚灼傷。此外,冬季皮膚乾燥,屏障功能相對較弱,一旦被 UVB 傷害,恢復時間會更長。

常見問題:反覆曬傷會形成「曬傷 - 敏感 - 更易曬傷」的惡性循環。第一次曬傷後,表皮屏障受損,皮膚對外界刺激的抵抗力下降,容易變得敏感。而敏感肌膚的角質層更薄,對 UVB 的防護能力更弱,稍不注意就會再次被曬傷。如此反復,皮膚會長期處於炎症狀態,不僅會出現泛紅、長痘等問題,還會加速皮膚老化。

為什麼「全年防曬」不是噱頭?紫外線的「隱形攻擊」

很多人疑惑:「冬天太陽不烈,為什麼還要防曬?」事實上,紫外線的強度與季節、天氣的關聯遠低於你的想像。

季節方面:冬季紫外線強度雖低於夏季,但 UVA 的比例反而更高(可達 90% 以上),且雪地會反射 20%-30% 的紫外線,雙重照射下傷害翻倍。

天氣方面:陰天時,雲層只能阻擋約 20% 的紫外線,剩餘 80% 仍會到達地面;而室內環境中,靠近窗戶的位置 UVA 強度可達室外的 50%(來源:台灣氣象部門紫外線監測數據)。

皮膚科醫生指出:「我們接診過不少長期在窗邊辦公的患者,臉頰、頸部出現明顯色斑,就是忽視 UVA 防護的典型案例。全年防曬不是誇張,而是皮膚健康的基本要求。」

全光譜防護:不止防 UVB,更要鎖住 UVA

傳統防曬產品常側重 UVB 防護(通過 SPF 值體現),卻忽視 UVA 的威脅,這也是很多人「曬不黑卻曬老了」的原因。真正有效的防曬必須做到「全光譜防護」—— 即同時阻擋 UVA 和 UVB。

SPF 值:衡量對 UVB 的防護能力,SPF30 表示可延長 30 倍防曬時間(如原本 10 分鐘曬傷,可延長至 300 分鐘)。

PA 值:通過「+」號表示對 UVA 的防護強度,PA++++ 為目前最高等級,代表防護能力強且持久。

國際皮膚科學會建議:日常防曬需選擇 SPF30+、PA+++ 以上產品,戶外或高原環境則需 SPF50+、PA++++。若只注重 SPF 而忽略 PA,相當於給皮膚「穿了短袖卻沒戴帽子」,仍會受到 UVA 的慢性傷害。

HBN 黑盾防曬:全光譜防護的技術突破

面對全光譜防護的需求,HBN 黑盾防曬通過成分與技術創新,實現了對 UVA/UVB 的全面覆蓋。

  • 復合防護體系:採用「物理防曬 + 化學防曬」復配配方,物理防曬劑(如氧化鋅)形成保護膜反射紫外線,化學防曬劑(如阿伏苯宗)則吸收 UVA/UVB,雙重機制覆蓋 280-400nm 全波段。
  • 高防護力認證:經第三方檢測,其 SPF 值達 50+,可有效阻擋 98% 的 UVB;PA++++ 則能抵禦 90% 以上的 UVA,符合國際最高防護標準。
  • 膚感優化技術:針對傳統高防護防曬「厚重、悶痘」的痛點,HBN 採用納米級研磨技術,使防曬顆粒更細膩,塗抹後清爽不黏膩,適合各種膚質,包括敏感肌。

正確防曬的「黃金法則」:不止塗防曬,還要這樣做

即使使用了全光譜防曬,搭配正確的防護習慣才能效果最大化:

    1. 足量塗抹:每次需塗一枚硬幣大小(約 1ml),臉、頸、耳後等部位都要覆蓋,塗太少會降低防護力。
    2. 提前塗抹:防曬需在出門前 20-30 分鐘塗抹,讓成分形成保護膜。
    3. 及時補塗:戶外每 2 小時補塗一次,出汗或游泳後需立即補塗(選擇防水型防曬,如 HBN 黑盾防曬)。
    4. 硬防曬配合:遮陽傘、帽子、長袖衣物等「硬防曬」能減少紫外線直接照射,與防曬霜形成雙重保障。

FAQ:關於防曬的常見疑問

Q1:陰天或室內需要塗防曬嗎?
A1:需要。UVA 能穿透玻璃和雲層,陰天紫外線強度仍達晴天 50%。HBN 黑盾防曬質地輕薄,適合室內使用。

Q2:SPF 和 PA 數值越高越好嗎?
A2:並非絕對。日常通勤選 SPF30+/PA+++;戶外暴曬選 SPF50+/PA++++。過高數值可能增加皮膚負擔,HBN 黑盾防曬的 50+/++++ 兼顧防護與溫和。

Q3:敏感肌能用 HBN 黑盾防曬嗎?
A3:可以。其配方不含酒精、香精、防腐劑,通過皮膚科測試,溫和不刺激,還添加保濕成分。

給皮膚全方位的紫外線防護

別讓「看不見的紫外線」悄悄傷害皮膚! HBN 黑盾防曬以全光譜防護技術,從 UVA 到 UVB 全面阻擋,兼顧高防護力與清爽膚感,讓你全年都能安心面對陽光。

若想進一步了解科學防曬方案與優質防曬產品,不妨點擊下方連結探索 HBN 黑盾防曬,或許能為您的日常防曬護理帶來新的啟發與選擇。
[立即了解 HBN 黑盾防曬]

推薦產品